久久久久精品一区中文字幕,久久久久精品一区中文字幕,肉写得很仔细的百合文,依恋视频在线观看免费高清,国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百科 > IT百科 > 百科學堂 > 正文

單反、無反、微單 相機的選擇?

  伴隨索尼A7RII正式登場,相信不少朋友會拿它與佳能5DS、尼康D810進行比較。一個老問題被再次提起:單反好還是索尼微單好,索尼全幅微單能否替代單反?索尼E卡口可換鏡頭相機(Interchangable Lens Camera E-mount,簡稱ILCE)在結構上屬于無反相機。而在國內,索尼為它注冊了中文商標“微單”,寓意是“體積微小、具有單反畫質”。所以,索尼微單相機是無反相機。

  日前,索尼制作了一段概念宣傳視頻,內容簡單粗暴:在一片荒漠之中,一塊巨大的玻璃分崩離析、粉身碎骨,搭配的歌詞則是“Release me”(釋放我)。于是,一臺A7II露出真容——換成我們中國式的描述,應該就是“破而后立”吧。

單反

單反、無反何為“反”

  單反相機全稱為“單鏡頭反光(Single Lens Reflex)相機”,而無反相機全稱為“無反光鏡(Mirrorless)可換鏡頭相機”。無論是單反還是無反,其中的“反”都指“反光鏡”結構——隨便找一臺單反相機,取下鏡頭,看到里面那塊玻璃了么,那個就是反光鏡。

  反光鏡最初的目的是方便取景。早在18世紀中葉,內置反光鏡的暗箱就已成為畫家寫生的主要工具。從1884年單反相機誕生到1948年以前,通過反光鏡+毛玻璃的腰平取景器則是單反相機的主要取景方式。到了1949年,蔡司推出的Contax S單反相機具備了反光鏡+五棱鏡結構,第1次實現(xiàn)了眼平正像取景——這也是今天單反相機最主要的取景方式。

  伴隨相機操作從全手動到全自動的過渡,反光鏡也承擔起新的作用。首先,早期TTL鏡后測光元件就安放在反光鏡上(后來移至取景器內)。然后,非常重要的是實現(xiàn)TTL自動對焦功能的重要基礎。今天我們看到的反光鏡實際上是一塊半透半反鏡。通過鏡頭的光線落在反光鏡上,一部分向上90度反射進入取景器,最后到達我們的眼睛;另外一部分穿透反光鏡,經過副反光鏡反射到達自動對焦模塊,讓相機實現(xiàn)快速自動對焦。

單反

單反的局限和無反的興起

  反光鏡的主要優(yōu)點有二。首先,它讓取景和成像可以共享同一光路,是膠片時代最接近“所見即所得”目標的相機結構。你用單反相機拍照時不會出現(xiàn)忘記摘鏡頭蓋的錯誤;但在用旁軸相機拍照的時候,卻有可能拍到一堆全黑的照片。其次,反光鏡實現(xiàn)了取景、成像、測光、對焦各個模塊獨立工作,減少了拍攝時的延遲。得益于這兩個優(yōu)點,“單反”成為膠片攝影時代最主流的相機結構。

  任何事物都有其兩面性,“單反”也不例外。它的最主要缺點同樣有兩個:體積和震動——反光鏡本身需要占用一定空間,同時在拍攝照片是反光鏡的起落也會帶來震動和噪音。

  除此之外,單反相機還有一個難以解決的問題:對焦誤差。自動對焦模塊實際測量的是通過鏡頭、穿透主反光鏡、經副反光鏡反射后的光線,而不是最終落到成像介質上的光線。這就要求整個結構具有很高的精度。生產加工中的誤差,日常使用中的磕碰震動都有可能破壞單反結構的精度。特別是在4000萬、5000萬高像素時代,微小的誤差也會被放大出來。在今天,中高端單反相機普遍加入了AF微調功能,但這只能算是一種補救辦法,治標不治本。

  2008年9月,松下DMC-G1的登場拉開了無反時代的序幕。到了2013年10月,索尼全畫幅微單A7、A7R的出現(xiàn),讓無反相機擁有了與高端單反相機相同的畫質基礎。在今天,單反、無反、固定鏡頭相機已經呈現(xiàn)出三足鼎立的局面。

單反

取景從單反到微單

  從膠片單反到數(shù)碼單反,相機的結構并未發(fā)生太大改變,感光元件只承擔了“成像”一個作用。而在無反相機中,感光元件則身兼多職,不僅手握對焦、測光、成像大權,偶爾也會客串下“快門”的作用。因為功能上“All-in-One”,相機可以更輕薄、更小巧、更便宜。因為沒有反光板,拍攝中就沒有明顯的震動和噪音。因為感光元件直接負責對焦功能,所以高像素下的對焦精度也能得到保證。

  這里還要必須提到相位/對比度混合檢測AF技術。在無反相機誕生初期,對焦性能是比較孱弱的,大部分產品只能做到拍攝不拖后腿。距離指哪打哪,運動物體跟蹤拍攝還有不小的距離。從2012年開始,不少無反相機都加入了相位/對比度混合檢測AF技術,也就是通過感光元件上的特殊像素,實現(xiàn)相位檢測對焦,大大提高了對焦速度。

  索尼A6000、A5100,三星NX1、NX500、奧林巴斯E-M1等都能在拍攝運動對象時提供媲美中高端單反相機的對焦表現(xiàn)。特別是具備4D對焦的索尼A6000、A5100,不僅對焦速度快、精度高,覆蓋范圍和適用性(光圈支持和視頻支持)都是現(xiàn)有產品中最好的。

  就今天的情況來說,我們還不能斷言單反結構已經過時落后,無反結構一定會取代單反結構。但有一些使我們能夠確定的:

  1、無反相機和單反相機,最主要差別在于結構和取景方式。在感光元件規(guī)格相近、鏡頭素質相當?shù)那闆r下,無反相機和單反相機在畫質表現(xiàn)方面并沒有顯著差別。

  2、無反相機是電子取景,接近最終成像的所見即所得;單反相機是光學取景,接近人眼的所見即所得。兩種取景方式的體驗不同,對于普通記錄者來說,電子取景呈現(xiàn)的信息更豐富、更靈活。

  3、無反相機比單反相機更輕便、更小巧,對于普通家庭用戶來說,在生活記錄、旅行拍攝中的負重更小。

  4、無反相機通過感光元件進行對焦,精度更高,幾乎不會出現(xiàn)跑焦問題。

  5、隨著電子前簾和全電子快門技術的發(fā)展,今后會有越來越多的無反相機實現(xiàn)全靜音拍攝。

  依然是因為索尼推出全畫幅微單相機并且擁有了完備的全畫幅鏡頭群(FE系列鏡頭已有13款,新的A7RII相位檢測對轉接A卡口鏡頭也提供了良好支持),無反優(yōu)勢得到了越來越多風景、建筑、人像領域專業(yè)拍攝者的認可?梢灶A見,無反相機今后會變得更加大眾化,而單反相機則會變得小眾、高端,主要面向體育、生態(tài)等專業(yè)領域。

  總的來說,對于大多數(shù)拍攝者來說,選購相機時可以不用在意是單反還是無反。與結構相比,體積、性能、功能、鏡頭群才是我們更需要關注的。如果您購買相機的主要目的是日常記錄、旅行拍攝,那么更小巧、更易用的無反相機應該是首先考慮的對象。

網(wǎng)友評論